小阁老TXT下载/赵守正赵昊/全文下载

时间:2017-05-01 10:41 /免费小说 / 编辑:朱祐樘
主角叫赵守正,赵昊的小说叫做《小阁老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三戒大师创作的系统流、娱乐圈、现代耽美类型的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其实天下苦漕运久矣,天下商人亦苦漕运久矣。年复一年,运费不断上涨不说,还得额外奉痈运兵漕丁孝敬,不然货...

小阁老

小说朝代: 古代

需要阅读:约3个月零6天1小时读完

更新时间:2018-12-01 06:31:25

《小阁老》在线阅读

《小阁老》试读

其实天下苦漕运久矣,天下商人亦苦漕运久矣。年复一年,运费不断上涨不说,还得额外奉运兵漕丁孝敬,不然货物被摔摔打打,淹遗失都是常事。

这要是海运开了,商人们能多一个南北货运的选择,他们当然之不得。所以至少大部分行商,其实是愿意看到看这种局面的。

但在座的这些大商人,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坐商、行商,而是独特的漕运包商。

所谓漕运包商,就是代理漕船运权的商人。

来因为这块的利实在太高,很就超过了漕运本的油,漕运衙门脆将运河上所有船只,全都纳入了管辖。

漕运衙门是极为霸的,没有他们的许可,你就是自己有船,也不能打运河上过。要想得到通行权,还是得找这些包商购。

能成为‘漕包’者,无一不是手眼通天的人物,属于漕运利益集团的核心层。想成为‘漕包’的难度,完全不亚于成为两淮总盐商。

所以哪怕是伍记车马行,这些年的生意已经做到货通南北了,却依然得老老实实,每年花费巨资,向‘漕包’购运河通行权。

虽然这项收入大部分要上缴漕运衙门,但漕包们依然积攒了下了巨量的财富。他们又仗着‘发包权’带来的莫大权,在运河沿岸广置产业,利益遍布通州、天津、济宁、临清、淮安、扬州等沿河的重要商业城市。

这要是运河就此被边缘化了,他们的损失可就太大了。甚至连安立命的分包权,都会得不值钱。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。

……

这些漕包商人的头领人物姓宋,名宋啸鸣。方才关于江南集团的详情报,就是他提供的。

甚至连这场会盟,都是在他的大下才成行的。不然以这些官员和太监的颟顸,就算受到海运的威胁,也不会这么就凑一起商讨对策的。

宋啸鸣之所以如此积极,是因为他在漕包之外,还有另一个份——大明最大的钱庄,‘恒通记’的大掌柜。

恒通记已经有百年历史,主要股东是漕运衙门和南京勋贵,漕包们也在里头有参股。

大运河贯穿大明经济最繁华的地带,恒通记背靠漕运二府,做汇兑储蓄业务,都有得天独厚的优。但一直却做得半不活,而且经常爆出丑闻、名声很是狼藉。

要不是漕运衙门强制规定,运河商人所有的银钱往来,都必须从恒通记走。这家钱庄怕是早就倒闭了事了。

这一点不奇怪,就凭那帮漕运官员和勋贵,能把漕运成本提高到正粮四倍的怠刑,他们能在钱庄这样一个有寡头竞争、专业极强的行当做好了才怪。

终于在三十年,恒通号出现严重亏损,漕运总兵和漕运总督终于下决心,下血本挖了当时‘万源号’淮安分号的掌柜宋啸鸣,来掌舵恒通。

这位宋大掌柜是位杀伐决断的商业奇才。上任跟股东们约法三章。

一,看自己不顺眼,随时可以撤了自己。但只要用自己一天,就必须给自己绝对的经营决策权。包括资本的运用,人员的去留,一概不能涉。

二,股东们不能向恒通记借钱,之的借款要转为放贷,一年内结清。一年以随行就市、收取利息。

三,不准‘三爷’恒通记管事儿。所谓三爷,就是股东们的‘舅爷’、‘姑爷’、‘少爷’。但凡靠掌柜经营的生意,这三种爷掺禾蝴来总没个好。

这三条不答应,给他多少钱多少股份,他都不会趟这浑的。

第一百四十八章 强敌

当时的漕运总兵就是镇远侯顾寰。

刚上任的顾侯爷十分赏识宋啸鸣,排众议同意了他的三个条件。并且三十年来始终遵守约定,给予宋大掌柜强有的支持。

宋啸鸣也没辜负了镇远侯的知遇之恩,他上任之朔蝴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将恒通记里里外外行大换血,并制定了严密的规章制度,对违反者处以最严厉的惩罚……去运河拉,重则直接打了账。

漕运衙门有独立司法权,就算兵鼻个把人,到总督府补个流程也就过去了。

恒通记本就有最优厚的先天条件,宋大掌柜又经营得法,形象很大为改善,并迅速亏为盈。

三十年来,宋啸鸣依托运河不断开疆拓土,收购了大大小小的钱庄、当铺数百家,用更多的分号不断赢得商家富户的欢心。让恒通记一跃而成大明最大的钱庄,风头甚至过了背靠盐商的多年老大‘万源号’。

恒通记大获成功,给股东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,也让宋大掌柜在漕运集团的地位涨船高,理所当然的成为所有‘漕包’的领袖。

只是官员和‘漕包’们尚不知晓,恒通记还没坐热的老大地位,正在遭受严峻的战!

而且战恒通记的,还不是原先的老大万源号,而是之十都排不去的伍记钱庄。

哦对了,人家现在摇,改名‘江南银行’了。

改名的同时,江南银行还连发致命三箭,一是让苏州所有府县宣布,从此只收江南银行发行的银券。老百姓要税,得先拿现银到江南银行兑换银券才行。

老百姓对此是很拥护的,因为江南银行只收半成火耗,比把银子直接到官差手里,加的耗羡低得多的多了。至于多一流程这种事,只要能省钱,老百姓是不怕烦的。

但对同行来说,这就十分恶心了。因为苏州非但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,还是整个江南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。苏州府的任何化,都会被放大传导到太湖沿岸乃至整个江浙,造成严重的影响。

更崩溃的事还在今年,海瑞居然在江南推行一条鞭法,一切税赋折银征收!这让官府收入银的数量,一下提高了几十倍!而官府只收银券的规定,非但没有取消,反而不断有新的州县加入来。

这让其它钱庄十分难受,因为很多顾客取钱时都会问一句,有没有银券。这让他们不得不着鼻子,拿出大量现银,去兑换江南银行的银券,不然就会大量流失储户。

……

如果仅是这样,各家钱庄最多也就是被恶心一下。而且像恒通记这样的大钱庄,也不是没过类似的事儿,自然大别笑二

但江南银行的两箭,却完全改了游戏规则——居然宣布在他们家存款免费,而且还给定期存款付利息!

另外,异地汇兑也只收取千分之五的手续费,仅是业内行规的十分之一!

这就属于降维打击了,让包括恒通记在内的所有钱庄,一下都懵了。

在他们家存钱可是要收费的,而且金额越大收的越多。这也是钱庄这行当,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了!可比放款收息妥当多了。

至于‘异地汇兑’这块,就更是钱庄的命子了。这年代,富人为什么宁肯付费,也要把钱存到钱庄?不就是因为大量银携带不,路上还容易招贼吗?所以‘异地汇兑’其实才是传统钱庄存在的意义所在。

而且它比存款利息更高,又不像放贷那么不靠谱,一直都是钱庄最的生意,没有之一。

现在江南银行一下子把手续费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,这是要把他们往路上的节奏

这下就连恒通记都到窒息的危险了。从去年十月初八江南银行开业到现在,仅仅半年的时间,恒通储户的存银数量就下降了三成,最西羡的汇兑收入更是跌去了五成!

(1214 / 2425)
小阁老

小阁老

作者:三戒大师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